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系列报道】明晰铸魂筑梦根本任务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道德建设好
2020-09-21      宣传统战部      周小舟 刘忠良      点击数:

【编者按】文明校园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中国特色大学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学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干部、教师和员工,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围绕“六个好”创建标准,始终坚持把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学校于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4年、2017年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2018年集全校之力启动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同年被评为省首届文明校园,2019年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2020年进入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四川省推荐名单。建文明校园、做文明攀大人已然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冲刺在即,为激励全校师生心系攀大,锐意进取,勇创一流,宣传统战部特推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品析和展望攀大的文明之路。

明晰铸魂筑梦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道德建设好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学校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实施“思想道德铸魂工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定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梦笃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牢理论教育主阵地,改革课程育人主渠道,擦亮新时代校园文化主色调,建好思政队伍主力军。好思想在校园成为主导,好声音在校园成为主调,好风尚在校园成为主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荣获“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统筹规划,建立铸魂筑梦长效机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攀枝花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学院关于深化校园文明创建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 把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共同体”,着力建设师德好、师风好、师能好的“三好”攀大教师队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攀大青年。

抓牢主阵地,用新时代思想铸魂定神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职工学习教育覆盖全面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推广使用“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建立干部微信学习群,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做好干部职工学习。始终抓实中心组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员学习日活动、党校培训、团校培训学习体系,每年邀请校内外专家、领导为学校干部师生作形势与政策教育、宪法学习等专题学习讲座。以“三会一课”为抓手,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政治理论测试等多种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心、入脑、入行动,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提升,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三年组织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近30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3期、教职工政治学习3400余次、党员学习日活动2200余次,组织开展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测试230余人次,开展党校培训15期、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2期、团校培训32期。

师生收看省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直播

原市委书记李建勤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

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曙光讲专题党课

实施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行动计划,制定了《攀枝花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实施方案》,通过“青春攀大” “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等在线平台,依托“青马工程”、团校培训、主题团日活动、“青年讲师团”、“木棉青年理论社”、阳光微讲堂等教育平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指导,优秀青年学子成长为理论学习骨干,广大青年学子成为新时代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青马工程”团校培训

改革主渠道,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每年深入马院调研。党委书记、校长以及各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院长坚持每学期为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委书记肖立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积极探索思政课主渠道改革,利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以混合式教学为突破点,创新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主干课程全部纳入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在部分二级学院大三学生中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拓宽了教学手段和渠道,增强了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坚持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制度,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学校领导作形势政策报告。教师罗春秋在2018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李仁莉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唐林、王华、韩刚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得微课比赛一等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集体备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座谈会

推进思政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新模式,大力推行思政理论课课程主题实践和暑期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主题明确,目的性、针对性强。思政课教师通过走基层和暑期红色之旅教学实践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攀西三线建设成果考察”“成昆铁路口述史研究”等系列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成果丰硕。2019年“共和国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考察团队”获得全国、全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共和国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考察团队”获得全国、全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将三线建设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主渠道,开发了“传承红色基因:三线建设艰苦创业体验试教学虚拟仿真实践项目”,组建了教学科研团队,编写出版《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三线建设之光——英雄攀枝花的三线情缘》《攀枝花英雄•108将》《砥砺奋进铸辉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科技攻关回顾》《战成昆》等多部文化通识类著作。 2018年以来,学校开设三线建设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的素质选修课2门,覆盖学生5000多人次。2019年,学校在超星学银平台开设“共和国三线建设的前世今生”网络在线慕课,覆盖了1000多名党政干部和6000多名大学生。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家长也主动参与到该网络课程学习中,受益匪浅。思政理论课课程主题实践和暑期综合实践设置有三线人物口述采集、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三线建设专题,参与学生数千人,形成教学视频、调研报告1000多个。学校“三线建设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案例被省教育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精品项目推荐到教育部。

党委书记肖立军主讲《三线建设的历史与文化》第一课

启动“课程思政化”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业务指标体系”,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40门。

擦亮主色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梦笃行

学校出台了《中共攀枝花学院委员会关于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学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方案》等文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重要活动,通过入学和毕业专题、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形势政策和国学教育等,培养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自觉将实现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纪念五四运动——党团知识竞赛

  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宣传引导,充分整合校园网、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学校官微等网络平台,用好宣传阵地,讲好爱国故事、传扬时代精神。加强舆论宣传,培育选树了一批批师生先进典型,以“攀大教师”、“攀大学子”为题宣传校内先进人物300 余人次,营造出了向上向善的校园新风。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师生员工志愿者奋勇战斗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家国情怀和攀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我校

加强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实施方案》,开设了《国学》课程,举办以弘扬国学为主的“阳光讲坛”、“人文大讲堂”,常态推进红歌传唱、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开展红色基地现场体验教学等活动;认真落实《国旗法》和有关规定,制定重要活动礼仪规程,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场所升挂国旗、奏唱国歌,激发了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

诗歌朗诵品鉴会

党委书记肖立军在攀枝花英雄纪念碑前为师生讲党课

实践育人常态化推进。学校建设有志愿服务支队,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师生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合作,在重庆、绵阳、德阳、贵州、甘孜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综合实践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整合,每年坚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社会调研、教育帮扶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实践成才。组建创业学院,建设大学生科技孵化园,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三年组建暑期实践活动团队172个,“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获团中央、团省委通报表扬,校团委被评为2019年全国、全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2人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140人志愿赴新疆、西藏工作,203人志愿参军报国,53人加入西部计划,学校获得相关省级以上优秀组织奖12项。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并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国家级铜奖3项,省级金奖6项,省级银奖16项。

师生参加无偿献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 “重走背水小道”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我校在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高教赛道银奖1项、铜奖3项。图为国家级银奖获得者——我校“以钢代钛——电子束镀钛”项目组师生

全国向上向善青年曾正超(校友)

校友龚丽在西藏墨脱完全小学支教

深入推进文明集体创建,近三年评选表彰“优秀文明单位”45个、“优秀教研室”15个、“文明班级”141个、“优秀寝室”984个,“文明处室”“文明学院”“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学生最满意食堂”等文明细胞工程馨满校园。

举办第四届文明班级风采大赛

建好主力军,为向上向善新青年引路践行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将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建设总体规划。组建了一支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每个二级学院配备了专职组织员、兼职宣传员和专兼职纪检人员。全校配备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240多人,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

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

学校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出台了《攀枝花学院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实行思政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致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承办了“三线建设与新中国70年发展道路”等高水平学术研讨会,组建了“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廉洁研究与教育” “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等科研创新团队,为激励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搭建平台。切实优化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在评聘条件中的占比。探索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共建共用培养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党政干部、辅导员转任思政专职教师或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思政老师成为了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川大学教授阎钢受邀作“学习习近平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讲座

学校重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出台了《攀枝花学院关于落实<四川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的五年实施方案 》《中共攀枝花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计划,建立了“校内集中培训、校外送培、网络培训、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沙龙”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校内辅导员培训实行全覆盖。推行辅导员职业发展双线晋升机制,积极推进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试点;制定《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实施细则》,发挥了导师的首要责任人作用;选聘校内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辅导员队伍整体质量不断提升。

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深入实施“思想道德铸魂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为文明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践行能力。

(编辑/何中勇; 审核/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