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攀枝花次第开,别样三八节如约来。今天,是第110个 “三八”国际妇女节。疫情之下,今年的妇女节和以往一样,却又显得与众不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她”是母亲、是女儿、是爱人、是姐妹,“她”舍弃与父母相伴,别离与儿女相偎,迎风逆行,“疫”不容辞!或战斗在救治前沿,或坚守志愿一线,或守护课堂云端,用她们的满腔热爱和使命情怀,用她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全方位撑起学校疫情防控“半边天”。
大爱无疆——致敬同心抗疫最美的“她”
她们是“白衣天使”
驰援一线,与时间赛跑,
同疫魔搏斗,为生命护航。
中医药之剑“掌火人”——“三八红旗手”卿丽华

卿丽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曾多次荣获攀枝花学院教师风采大赛“精彩一课”二等奖,多次获攀枝花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优秀科主任”称号。2015年无扩张管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临床研究获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主研《IL-6与耳廓假性囊肿发病的关系》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攀枝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获攀枝花市第三届“钒钛之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被推选为攀枝花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被评为“攀枝花市巾帼建功标兵”,同时授予“攀枝花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卿丽华始终在战“疫”一线,为攀枝花疫情防控而拼搏。疫情初期,卿丽华带领其他中医专家每天对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摸清患者情况,然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科学应用中医药技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有的患者初诊就在附属医院,对其情况比较清楚,在患者被送到定点医院后,他们立即与定点医院取得联系,商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对另外的患者开始检查,以便后期治疗。
在接到市卫健委为一线防疫人员配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药制剂的任务后,卿丽华立即带领中医专家根据省中管局的方子,结合本市气候特点,配制出防冠合剂,助力抗疫。此次熬制的“防感合剂”是攀大附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依照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进行煎煮加工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抗疫一线的中医人——“攀枝花英才”张天鹰

张天鹰: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3年,曾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先后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2020年被授予“攀枝花英才”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天鹰始终坚守在一线。她希望,用祖国医学的良方破除病毒的魔障,穷尽自己的知识助力攀枝花抗击疫情。疫情期间,张天鹰与附属医院其他中医专家每天对定点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摸清患者情况,跟一线医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病情变化观察表,从体温、精神、食欲、睡眠、乏力、全身酸痛、恶心、畏寒、咽痛、咳嗽、痰量、痰色、胸闷、气息、腹痛、腹泻、大便、舌苔、CT及体格相关检查等19个观察指标,根据病人的发病特点,病人的年龄、体征、临床表现等的不同,科学应用中医药技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汗水汇为珠,心血凝成宝。患者的快速病愈出院,既是抗“疫”之战的成果,也是对附属医院中医药特色的肯定。
距离虽远,心系一线——康养学院教师蔡晓

蔡晓:曾获得2019年度“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护理专业国家级培训获“优秀学员”,2019年攀枝花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教师组)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疫情发生时,蔡晓老师正在泰国学习,她说,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了疫情的严峻性,丈夫和同事都报名战“疫”,曾在附院ICU做过全科护士的她心急如焚。本想在泰国购买一批口罩,但跑遍学校周边的大街小巷都没有买到,于是她拿出5000元想办法购买了1000余斤小番茄,托人分三次送货到医院捐赠给工作人员。为奋战在一线的人员补充VC以增强抵抗力。蔡晓说:“希望临床一线同事时刻保护好自己,治愈更多的病人!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等待你们平安归来。”
“你赴战场、我保后方”,蔡晓的无私奉献,却能凝聚强大合力。涓涓细水汇流成河,粒粒细沙集聚成山。只要大家都奉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写歌助力抗“疫”—— 附属医院护士刘瑞

刘瑞: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曾获得2019年“青春正当时活力绽放季”第一届附院好声音青年歌手大赛第二名、2019年攀大附院“爱院、爱党、爱祖国”演讲比赛二等奖。
最近,一首《生命之花》在广为传唱。这首情深意切、婉转流畅的歌曲是我校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刘瑞作词、作曲和演唱。
疫情发生后,附属医院集全院之力投身到这场特殊战役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互联网医院优势,积极动员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全市医疗救治工作和参加四川省救援队驰援武汉。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护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战争中,医护人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的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一直感动和激励着她。刘瑞说,创作这首歌曲的初衷是用歌声传递力量。这次我没能去到武汉驰援,希望通过歌声为正在武汉参与救治工作的同事加油鼓劲,向抗疫一线的所有人致敬。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同事们早日归来,所有人健康平安!
默默付出——致敬乐于奉献最美的“她”
她们默默坚守在校园一线
她们主动奋战在社区卡点
她们始终牵挂着他人
她们用行动感动着每个人。
只要你在,我就守护你——公寓辅导员刘小红

刘小红:攀枝花学院后勤管理处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副主任。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四川省高效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先进个人,先后七次被评为攀枝花学院优秀管理人员和先进个人。2018年获四川高校后勤“最美公寓人”荣誉称号。
刘小红自接到防控工作任务以来,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学生公寓消杀,认真做好留校学生的体温监测工作。为解决学生公寓值班员和留校学生的就餐问题,在参加完与学生处联合召开的专题会议后,她立即组织人员做学生思想工作,安抚学生情绪,将学生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送餐、分散就餐,落实会议工作要求。1月26日,两位留学生外出游玩返校,按照规定应将二人单独安排住宿,进行隔离观察,但两位留学生情绪激动、不能理解,刘小红用她仅会的几句英文,手舞足蹈的和两位留学生进行交流,耐心的做着沟通和解释工作,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让两位留学生平静下来,愿意接受隔离观察。在得知有四位同事的住所被隔离管控的信息后,她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对她们给予关心和慰问,并表示有任何困难立即联系她。她关心值班员工,关心留校学生,想尽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正如她所说:“只要你在,我就守护你!”
舍小家顾大家的年轻妈妈——医卫职工邱小琼

2018年开始在学校后管处医卫科工作的邱小琼是一位年轻的妈妈。
疫情爆发,丈夫正好在外,自己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毅然决然挑起担子,义无反顾走上岗位。医卫科平常人手都显少,在非常时期更是严重不足,但她想办法克服来自家庭和工作中的困难,耐心细致地向其他值班员工和留校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发放防控物资、耐心指导体温监测和登记,同时主动对接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邀请专业人员来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她仔细做好校园、食堂、学生公寓的卫生检查,协调安排医务人员对进入校园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疲惫,回到家中还需要照看年幼的孩子,但从没怨言。她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作为一名大学人的责任和担当。
志愿服务,从我做起——“攀枝花英才”兰玛院长

兰玛: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院长,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2020年被授予“攀枝花英才”称号。
疫情发生后,兰玛院长以身作则,主动担当,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新源路社区负责监测体温、环境消毒、办理出入卡、出入登记、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在志愿服务中,兰玛还为志愿者讲解防护方法,同时告诉参加服务的同学们:“要把疫情防控当做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学会在困苦中担当、在磨难中奋进、在灾难中成长。”
兰玛院长曾在医院工作并长期分管传染病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参与了非典、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谈到志愿服务,她说:“疫情防控中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崇高职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在他们逆行的铿锵步伐中看到了大爱无疆,也激励我们为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希望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人文社科学院辅导员赵艳

赵艳: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曾被评为优秀军训辅导员、优秀辅导员、攀枝花学院明德先进个人。曾获第四届辅导员能力大赛一等奖。
面对疫情,赵艳老师为学生守好“责任田”的同时,主动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她先后在阳城龙庭、印象米兰小区门岗值勤,承担了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进出人员信息,同时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发放出入卡、为居家隔离期满的居民开具证明等工作。阳城龙庭小区有21栋楼两千多户共计5000余人,私家车2000余辆,人员结构复杂。与她一同来到这里服务的还有我校艺术学院教师秦汉帅和学生滕俊洁。由于小区人员多,进出量大,一天工作下来非常疲惫,但是他们自2月18日起就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自疫情发生以来,攀枝花学院的师生都很关注疫情的变化,大家都希望出力,为疫情防控做一些事情。”志愿者赵艳说。
因“疫”施教——致敬云端战“疫”最美的“她”
为减少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确保教学工作不断线,保证“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2月24日,我校线上正式开课。云教学、雨课堂,师生们同“屏”共振、同向发力,将课程上得绘声绘色。基本实现了疫情期间“让课程开起来、让学生学起来、让师生联系起来、让教育开展起来”的教学目标。
初心如一,娓娓道来——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郭剑

郭剑: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曾获攀枝花市优秀教师、攀枝花学院明德先进个人、攀枝花学院第十一届教师风采大赛精彩一课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优秀奖。
教师郭剑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采用课前雨课堂推送慕课视频、自测题,课中腾讯课堂直播、课后雨课堂推题的教学模式,再结合QQ群交流,多渠道采集学生反馈,进而调整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在线教学场景下努力确保知识被顺畅地传递,力争知识被有效地掌握。
郭剑老师说,经过两周的授课,网络卡顿、工具不趁手、操作不熟练等外在问题均可解决;最难解决的是直播授课连麦占用教学时间,无法保证学生发生有效的学习行为。为了保证线上授课的良好效果,在课前简单的知识利用雨课堂推送慕课资源由学生自学,并在每个知识点后面加上自测题,以此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腾讯课堂的讨论区、举手连麦、随机点名、答题板等方式进行有效互动,同时加强课堂吸引力,保证学生认真听课。
郭剑老师说:“非常时期,众志成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努力去设计,去实现,去沟通,去交互,力争做到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初心,更是使命。”
新的改变,心的付出
——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刘鑫春

刘鑫春:2019年曾荣获攀枝花市师德标兵;四川省“十佳创业培训讲师”;入选攀枝花名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四川省分赛荣获个人综合能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优秀奖,全国创业培训讲师50强。
疫情改变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刘鑫春老师在线上开课已有两周,通过学习反馈来看,学生到课率比较高,她讲授的两门课,一门到课率100%,一门到课率98.5%。在授课过程中,她也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强力渴望,她很是高兴和自豪。她甚至认为,相较于传统课堂,学生线上听课中更倾向于评论区互动,教师通过评论区反馈可以第一时间给予纠正和解释,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刘鑫春老师说,线上授课会遇到直播软件不熟悉、网络不佳和联系授课班级不方便等困难,但通过提前试用直播软件、生成回访直播平台并将授课ppt、详细讲义、授课教材电子档提前发放给学生,建立课程专用QQ群等方式予以解决。授课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联系,增加互动,课堂会更生动有趣。
刘鑫春老师说到,一直认为自己在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上不够积极,经过两周的在线授课发现自己有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今后将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的改变、新的模式。
云端课堂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每一位攀大教师的用心和努力,试课、录课、直播、互动,每一个步骤都是精心安排,每一个环节都是辛苦付出。
在攀大,她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在武汉驰援的廖祥莉、梅丹、张耀丹,参加攀枝花市传染病医院救治的张瑜玲、左鸿雁、罗贵琳、窦兴玲,一直战斗在学校防控工作各个岗位上的“她”。
春暖花开,未来可期,别样三八,共筑芳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别的日子,把最特别的爱送给最美的您一一攀大的巾帼英雄们!

(编辑:范培培;审核:肖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