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在“双一流”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产教融合,突出应用为先,优化专业结构,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不断深入人心,谱写出本科人才培养的绚丽篇章。
“立德树人”旗帜更鲜明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总体要求,学校改革课程育人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不断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总结、凝练、推广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在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环节中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近年来,建成《大学英语》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材料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学校立项建设《BIM 技术应用》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0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校级“程思政示范专业”课5个;《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0个。

学校不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建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2门;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等省级一流课程5门;在部分二级学院大三学生中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主干思政课程全部立项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并通过验收;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
借助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致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
“产教融合”路径更广泛
学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工为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了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协调一致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支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局和发展态势。
通过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产业升级,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学校成为首批全国100所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我校与中兴公司合作的“中兴通讯ICT产教整合创新基地”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投资1000余万元,组建实训平台11个,截至目前已招收学生186人;“华为ICT学院”挂牌成立并开始招生,“金蝶软件班”校企共建班正式开班;攀美环保有限公司2019年出资200余万元与生化学院共建校内实验室,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校还与地方政府、攀钢、钢城集团、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开展了多项合作。

同时,改革教学运行机制,实施18+2模式,即每学期设置18周完成校内教学活动,2周为产教融合周,主要开展入企学习和入企实践。深入实施“3+2”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年级学生全部进入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实现了临床医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
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在我校揭牌 |
“专业建设”内涵更丰富
学校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办学优势特色,主动服务攀枝花市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康养产业发展、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发展战略,形成“钒钛+”“康养+”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钒钛+”“康养+”专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现。优化调整服务矿产、冶金等传统产业的专业,发展壮大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阳光康养等新兴产业的专业。
积极开展本科专业发展评价,并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了《本科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教师专业水平、实验实践条件等资源建设的评价获得专业评价结论。同时,增设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0个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
全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顺利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申请获2019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近年来,成功立项软件工程等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等9个,《材料力学》等省级示范课程6门,《电路原理》等省级一流课程5门。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制定《攀枝花学院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设了141门校级混合式教学课程项目。
 |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来校认证考察 |
 |
学校举行首批混合式教学课程团队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 |
“应用为先”理念更突出
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共计9000余万元,建设了攀枝花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ICT产教融合基地虚拟化仿真平台、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机器人创新实训基地、“康养+”实验实训平台、外语语言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和临床实训中心、网络实训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互联化工实验实训平台、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与信息技术中心、虚拟仿真中心等实验实训平台。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共295个,并建设有稳定校外实习基地320个,充分保障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五年来,我校学子获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励共计2070项,其中国家级208项,省部级奖项562项,协会获奖1300项。投入资助经费达600余万元,立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共计12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5项,省级项目275项。
回眸“十三五”,是攀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下一步,学校将乘势而上,开拓创新,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课程特色建设、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谱写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新篇章,在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中迈上新台阶。
(编辑/刘忠良;审核/ 王军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