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落实落地,发挥专家服务基层资源优势,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1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大河中学“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签约仪式”在市大河中学举行。市大河中学校长陈风、副校长邓永海、教科室主任杨佳友、初高中全体思政课教师,攀枝花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兴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清学、专家组有关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河中学副校长邓永海主持。

陈风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育人理念及思政课建设现状。随后,苏兴仁介绍了攀枝花学院的整体办学情况,并强调了高校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责任与担当。张清学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并深刻阐述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时代意义与合作愿景。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协议》,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双方表示将深刻把握和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内涵,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努力打破区域和学段壁垒,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
会议第二阶段,张清学为大家做了《“助力思政提质增效,同心共育时代新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历史考察与教学反思》专题辅导讲座。系统梳理了国家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策脉络与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已取得的成效,同时也精准剖析了当前高中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跨学段衔接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教育观、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强化一体化思维等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合作是集聚多方教育力量的开始,共建是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思政课建设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将借助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平台,加强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基层学科特色和优势,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效路径和措施,全面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彰显我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编辑/孟丽茹; 审核/张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