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者日进也。在12月26日由附属医院主办的“攀西妇科微创及产科高危重症技术新进展”培训班上,一项创新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附属医院在妇产科领域运用“海扶”技术为近百位女性解除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病痛,成绩喜人。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当日正式授牌附属医院 “海扶·微无创治疗中心”。这是攀枝花市首家海扶·微无创治疗中心,也是四川省首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海扶技术并授牌的海扶·微无创治疗中心。
“海扶”能够“隔山打牛”
“海扶”是什么?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艳君给出了答案:海扶技术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数字医疗新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属于世界领先技术。海扶技术也被称为“海扶刀”,是“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译称,英文缩写为“HIFU”。用它可以完成真正意义的无创手术。其特点是可以“隔山打牛”,将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并越过正常组织,在“焦点”区形成70-100℃的瞬间高温,导致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杀灭病灶的目的。
在妇科,海扶刀可以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有的患者一边做治疗,一边听音乐;有的患者一边做治疗,一边看电视剧。”王艳君说。海扶刀治疗是保器官的先进治疗方式,时间短,大多30分钟到2个小时即可完成,且术后恢复快,大多休息1-2天就可以正常上班。
附属医院积极争取医保支持,将子宫腺肌症纳入医保范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样的疾病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
中医加持巩固治疗
在海扶技术治疗室的楼上,中医经典病房充溢着中国传统医学的气息。一位工作人员正将专家开出的药方做成暖宫贴,这里可以做出10余种药贴,中药贴在加热后,将根据不同的疾病,贴于不同的穴位。
据工作人员介绍,海扶技术和中医方面的艾灸治疗颇有相通之处,都可以通过热传递,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让患者恢复得更快更理想,因此,在患者做完“海扶”手术后,医生还会给患者开出口服中药,起到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补充气血等作用。
“我们的中医经典病房汇聚了兰玛教授、张天鹰教授等四川省名中医,在中医妇科的诊疗上自然优势独具。最近,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中医院梁瑞宁教授又在攀大附院妇产科领衔成立了专家工作站。他的加入,无疑让我们在运用海扶技术时有了更多的中医药支撑。”王艳君表示。
学科建设“功力深厚”
医院妇产科自2020年6月引进海扶技术以来,已为上百位患者施行了海扶手术,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较过去大大缩短,普遍在3-5天,恢复良好。能有如此成绩,与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下苦功夫分不开。
目前,该科的年门诊量达到60000余人次,年住院量达到3000余人次。拥有高危产科、普通产科、妇科三个亚专科,建成了爱婴病房(爱婴医院)和梁瑞宁专家工作站,是攀枝花市级重点专科,也是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认可的“耳聋基因监测实验示范基地”。
逐年上升的门诊量要求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医护团队,能够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以最大限度满足百姓需求。为此,该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
此次引进海扶技术就是最好的证明。由于是创新领先科技,要求操作者不仅懂得妇产科相关医学知识,还要掌握超声相关知识。为此,该科在初始的人才选拔上就十分严格,高标准、严要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王艳君说。科室将选中的医生先后派送到重庆、绵阳、德阳的超声聚焦中心学习,让其充分掌握海扶技术。同时,邀请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家悉心指导,团队人员的理论和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
科室还推出了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攀枝花的“康养+医疗”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附属医院将继续加强妇科治疗技术与中医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做亮“海扶·微无创治疗中心”这张名牌,更好地为攀西地区女性健康护航。


(审核/包晓红;编辑/冯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