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我校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
我校教师杨绍利团队成果《大功率EB炉装备国产化制造及难熔金属熔铸工艺开发》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田从学团队成果《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关键技术及自控装备设计与应用》和侯俊领团队的成果《深部巷道顶板灾害智能防控与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大功率EB炉装备国产化制造及难熔金属熔铸工艺开发》是学校与攀枝花云钛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成果。该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成功制造出大功率电子束炉本体及配套系统,替代了进口,主要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装备相当,形成了年产 6000 吨大规格尺寸难熔金属及合金锭的生产能力。利用创新设计及国产化集成制造的 EB 炉,在行业内首次突破了超长超薄镍,钛及钛合金、锆等难熔金属扁锭的电子束冷床熔铸关键技术,为后续钛镍锆材加工提供了高质量的铸锭原料。采用超重力冶金技术制备钛铝基多元粗合金,通过对粗合金进行精炼,杂质元素得到有效控制。该成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关键技术及自控装备设计与应用》是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与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该成果针对传统硫酸法钛白工艺存在的问题,取消浓缩工艺,创新开发出低浓度工业钛液水解、盐处理、煅烧制备颜料钛白的短流程新工艺技术,研发出水解变灰点判定方法及在线监控装备,建立了盐处理煅烧协同作用机理模型,形成了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关键技术及自控装备,并实施了产业推广应用,实现了钛白产品的稳质、提质和可控制备,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
《深部巷道顶板灾害智能防控与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是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项目创新了适合深部巷道多源信息分布式实时监测、预警及决策的技术与装备,形成了巷道信息化安全高效施工成套装备与工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审核/雷应朝;编辑/陈松)